安全生产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乡镇而言,安全生产工作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乡镇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复杂、安全意识淡薄、监管力量薄弱等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切实加强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强化安全宣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是乡镇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乡镇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培训、竞赛等活动,提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安全宣育,普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如用电安全、用火安全、交通安全等,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学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将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是乡镇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乡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消除隐患。乡镇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档案,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加强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是乡镇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乡镇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必要的监管人员和装备,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要加强与上级安全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要加大对非法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生产经营、违规建设等违法行为。对于非法违法行为严重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要加强对事故的调查处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乡镇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乡镇要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群众的应急避险能力。要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强化安全宣育、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的有效落实,才能切实提高乡镇安全生产水平,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