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设施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具备独立设计公共设施的能力。本大纲涵盖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公共设施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目标
1. 了解公共设施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掌握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出符合功能需求、美观实用的公共设施。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作,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和环保要求的公共设施。
二、课程内容
1. 公共设施设计基础
- 公共设施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 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人性化设计、可持续设计等。
- 公共设施的材料、工艺和构造知识。
2. 公共设施设计案例分析
- 国内外优秀公共设施设计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城市广场、公园、地铁站、公交站等。
- 分析案例中公共设施的设计特点、功能实现和社会影响。
- 学习借鉴优秀案例的设计经验和方法。
3. 公共设施设计实践
- 学生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和要求,进行公共设施的设计方案创作。
- 设计方案包括草图、效果图、模型等,以展示设计构思和效果。
-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完善设计。
4. 公共设施制作与实施
- 根据设计方案,学生进行公共设施的制作和实施。
- 可以选择使用手工制作、3D 打印等方式制作公共设施模型。
- 将制作好的模型放置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和评估,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5. 公共设施设计报告撰写
- 学生根据设计实践过程,撰写公共设施设计报告。
- 报告内容包括设计背景、设计过程、设计方案、制作实施过程、测试评估结果等。
- 报告要求语言规范、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 系统讲解公共设施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公共设施的定义、分类、功能、设计原则和方法等。
- 结合案例分析,深入讲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实践应用和技巧。
2. 实践教学
- 安排学生进行公共设施设计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作,掌握公共设施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 提供实践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 小组讨论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案例分析
- 分析国内外优秀公共设施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习借鉴优秀案例的设计经验和方法。
-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考核评价
1. 平时成绩
-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占总成绩的 30%。
2. 设计作品成绩
- 学生的公共设施设计作品包括草图、效果图、模型等,占总成绩的 40%。
- 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包括设计创意、功能实现、制作工艺、美观性等方面。
3. 设计报告成绩
- 学生的公共设施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 30%。
- 设计报告的评价标准包括报告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语言表达等方面。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1. 教材
- 《公共设施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XXX。
2. 参考资料
-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XXX。
-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XXX。
- 国内外优秀公共设施设计案例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公共设施设计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出符合功能需求、美观实用的公共设施。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将得到提高,为今后从事公共设施设计相关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