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打响乡土树种反攻滩涂生态保卫战?红树林外来物种治理进行时

海南红树林在生态修复阶段引入了非本地物种,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一场致力于消除外来物种负面作用的综合整治行动已全面展开。

外来物种引入初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_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_森林保护研究方向

拉关木最初被引入海南,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展生态修复工作。2010年,三亚市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遭遇了台风、自然灾害以及周边旅游业带来的多重影响,导致部分红树林不幸遭受了死亡。为了恢复这一受损的红树林景观,保护区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实施残次林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引入了拉关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的负责人钟才荣对这一背景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外来物种成“入侵者”

拉关木展现了卓越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这一特性导致了其角色发生了显著转变,从原本的生态修复助力者变成了对本土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入侵物种。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的负责人罗金环强调,在拉关木分布广泛的区域,其他树种的数量已经变得极其稀少。钟才荣指出,拉关木的生长速度极快,对大量阳光资源造成了严重侵占,进而对本地红树林树种的生长与生存造成了严重影响。依据2023年的调查数据,海南省内部大约有500公顷的拉关木等非本地物种亟待清除,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

治理进入规范化阶段

森林保护研究方向_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_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023年3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专项规划(2024—2035年)》。该规划的推出,标志着海南红树林对外来物种的管理工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工作将展现出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特点。规划文件中具体指出,需彻底根除拉关木和无瓣海桑等非本地红树植物,并且要增强对三叶鱼藤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同时针对已退化的森林实施恢复性整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以此确保治理行动具有清晰的方向和详尽的实施步骤。

三亚治理实践探索

自2018年起,三亚市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启动了针对拉关木的清除行动。目前,海棠河正在进行外来植物防治及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在此过程中,项目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对河岸边的拉关木进行清理,并选用本土的红树、半红树等乡土树种,致力于植被和湿地的修复工作。项目配备了额外的安全防护设施,并且对散落的拉关木进行了定期的清理作业。

陵水治理筹备工作

三亚周边的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正积极对潟湖中的非本地物种进行治理。该县现正审批相关砍伐许可申请,并计划在下半年清除新村湿地公园内约数十公顷的拉关木。此外,还将对红树林进行升级改造,旨在提高当地红树林的生态环境质量。

未来治理前景展望

钟才荣坚信,在海南省红树林外来物种治理工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实施科学规划、统一行动和协同治理的创新模式,本地红树林树种有望逐步恢复,并扩大其在滩涂区域的分布。这一做法不仅为全国沿海地区的红树林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有助于全国红树林生态保护事业的稳步发展。

上栗县图书馆网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中学 鹤壁市淇滨区卫生健康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