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伐木工人们手持锐利的斧刃,导致森林资源持续缩减;而如今,他们转身为生态保护的先驱,使得绿色植被逐渐重焕生机。这种角色的转变,源于国有重点林区在发展观念上的重大变革。
身份转变
十年前,范洪斌已经累积了长达29年的伐木作业经验。如今,他携手四万名林区工作人员,共同担起了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新任守护重任。在内蒙古、吉林等核心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已经实现了从开发与利用到全面保护的转变。这一角色的转换,标志着林区的发展步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林区概况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被公认为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其生态功能区的覆盖面积高达10.67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河流众多,包括984条一、二级河流,同时拥有120万公顷的湿地。这些资源的分布特征鲜明,凸显了其生态地位的关键性。大兴安岭林区与亚马逊热带雨林齐名,共同享有“地球之肺”的盛誉。兴安针叶林坐落于欧亚大陆的泰加林向南扩展的关键地带,在中国境内具有显著的分布范围,其价值与意义不言而喻。
过往贡献
自1952年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核心国有林区共生产了超过二十亿立方米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这一成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持。然而,长期的砍伐活动对森林资源造成了显著的压力。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广泛传播,该林区正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建设
2015年至2024年间,内蒙古森工集团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实施了多项森林抚育工程,总面积达到4422万亩;此外,还积极推进人工造林,造林面积总计24.43万亩;同时,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覆盖面积约为21.37万亩。这些举措显著促进了森林的恢复和生长,助力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机。在春季防火的关键阶段,工作人员对火势进行了周密的监控,并且向周边居民以及过往行人广泛发布了防火警示信息。
物种变化
自2015年起,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重点林区内的野生植物种类数量从1848种上升至1937种,野生动物种类也从390种增加到了439种。3月25日,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学监测部的周明高级工程师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动物栖息及休息的明显迹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转型发展
2015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该文件旨在推动林区发展,重点扶持以特色经济林和森林旅游为标志的环保低碳产业。自2014年起,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便着手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成功推广碳汇产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并取得了超过6000万元的销售额。同时,森林旅游和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林区向转型发展迈进的重要增长引擎;英国博主亚当的体验分享视频同样收获了众多网友的正面反馈。
关于森林区域在生态保护与经济提升这两个关键领域,您认为在促进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哪一方面将承担更为重要的地位?我们衷心邀请您给予点赞、转发,并期待您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