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即将逝去?曾亲历者讲述背后大起落

3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机构改革计划正式对外公布,其中对药品监管机构的调整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一位在药监系统工作了三年的个人不禁感叹,尽管药品监管机构被调整为副部级,但其专业特色以及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仍将得以延续。以下是对我国药品监管机构过去40年发展历程的简要梳理。

早期起步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药品监管领域也随之进入了改革的进程。在这一年7月,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正式成立,其隶属于国务院,旨在结束过去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构建一个统一的医药监管体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初步改革

2003年,国务院做出决策,在原有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架构之上,新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一改革行动扩大了监管范围,使得食品行业也纳入了监管体系之中。但与此同时,这一变革引发了诸多问题,诸如权力过于集中、药品审批流程出现失控、以及权力寻租等现象,这些问题对药品监管的秩序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

问题反思

2008年,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一变革使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单位,转变为由卫生部代为管理的单位,随之而来的是其失去了制定部门规章的立法权。与此同时,省及省以下级别的药监局也经历了权力下放,转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在这一时期,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权力滥用现象使得药品监管领域陷入一片混乱。最终,郑筱萸因犯下严重罪行被执行死刑,这一事件标志着该混乱时期的终结。

再次调整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更名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局,正式更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正式纳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此过渡时期,毕井泉先生担任食药总局的核心领导岗位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局,连续三年。在此期间,他主导推出了四份至关重要的“核心文件”,这些文件对医药产业产生了深远且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监管工作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优化。

最新变革

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正式组建,其隶属于新设立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同年的3月13日,官方发布信息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不再存在。此次改革动作显著,体现了高层对整体规划布局的考量,实现了跨部门改革措施,目的在于突破传统监管框架,保障药品安全。

食药监总局已经成为过去,新药监局来了!

改革展望

药品监管体系改革已取得显著进展,尽管如此,仍存在若干挑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颖廉指出,改革举措在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面向未来,随着反垄断职能的合并,新设立的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在医药行业的反垄断执法力度。此外,市、县层面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将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代表,承担执法职责。

您如何评价此次药品监管机构的改革可能对医药行业未来走向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长沙市开福区招商云地图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财政局 衡水市委党校 宝丰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