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药品质量,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已成为各级和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目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从食品领域来看,农产品源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现象时有发生;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部分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食品流通环节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一些小摊贩、小作坊、小餐饮的食品质量难以保证;食品消费环节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餐具消毒不彻底、食品储存不当等。从药品领域来看,药品生产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存在违规生产、偷工减料等问题;药品流通环节存在假药劣药、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现象;药品使用环节也存在不合理用药、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标准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监管不够顺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三是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基层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监管装备和技术手段落后,难以满足监管工作的需要;四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五是社会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待提高,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缺乏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正确的意识。
为了加强与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标准与国际接轨。
二是健全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形成监管合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充实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能。
三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的投入,改善监管装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测预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药品安全隐患。
四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的宣育,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对违法违规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把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五是加强社会共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对消费者的宣育,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鼓励公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食品药品安全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监管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国际化水平。
食品药品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和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